山西科普网

科海观潮|让数字素养成为终结谣言的利器

作者:科普时报 作者董容容 胡俊平 发布日期:2024-03-28 浏览215次

近日,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月份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。一些自媒体或恶意杜撰、无中生有,或断章取义、翻炒陈旧谣言,误导公众认知,扰乱社会秩序。进入数字时代,信息生产和传播变得高效快捷,而辨识信息真伪也成为当代公民经常面对的问题。

说到如何辨识信息真伪,很容易想到的办法,就是上网去搜索查验。然而,2023年12月21日《自然》杂志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,人们采用搜索引擎查验信息真伪时,更容易误信不实信息。其中,可能的原因是搜索到的信息质量不高,使得相信谣言的可能性变大。由此看来,引导公众科学、合理地应用搜索引擎等数字工具,对于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水平至关重要。

提升使用数字工具的技能

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《数字素养全球框架》和欧盟发布的《欧洲公民数字能力框架》来看,信息获取和评价都是关键核心指标之一。我国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》明确提出,要“增强全民对网络谣言、电信诈骗、信息窃取等不法行为的辨别能力和安全防护技能”。在信息爆炸背景下,公民需要从数字认知、技能和思维角度,有针对性地提升关于信息获取和评价方面的数字素养与技能。

当前,数字化已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,积极理性地拥抱数字化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明智选择。一方面,充分、自信地运用数字工具搜索和获取信息,是公民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基本技能。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。面对浩如烟海的数字化信息,搜索引擎是帮助我们获取所需信息的得力数字工具,可显著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。

另一方面,公民对于获取的数字信息和内容,需保持理性质疑,开展事实核查、分析阐释和鉴别判断,以获取真实信息,在支持我们日常行为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。上述《自然》杂志的研究结果说明,我们使用搜索引擎等数字工具,也会被搜索到的低质量信息影响。因此,尤其要注意信息来源的权威性,培养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,实现信息的去伪存真。

培养数字素养遏制网络谣言

所幸的是,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、科学辟谣平台等多家平台相关领域专家,推出谣言榜单,开展信息澄清和辟谣,有助于公众识破谣言本质,不再轻易被蒙骗。一些网络谣言的叙事方式与真实信息存在明显差异,往往结合虚假图片和夸张手法,以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内容来制造矛盾和冲突,或者以偏概全、偷换概念。了解常见的谣言套路,能够增强人们识别谣言的能力。权威的辟谣内容也更容易被使用搜索引擎查验的用户检索到,从而产生正向影响。

此外,培养公民的数字责任是共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。去年“员工怒怼领导”微信截图的闹剧,是当事人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制作的虚假信息所致。在网络空间交流中,每个公民都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礼仪规范,不制造和传播未经验证的信息,谣言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。

面向未来,每个公民要不断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,让自己拥有终结谣言的利器。同时,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,搜索引擎算法要加强权威来源内容的优先推荐。网络信息平台要做好内容质量把关,完善平台内容审核机制,引导用户发布有价值、符合公序良俗的内容,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网络不实信息的监督和举报,推动网络空间健康绿色发展。

(董容容系中国科普研究所科研助理,胡俊平系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)


分享到: